第(2/3)页 “哦,大爷你也是凤阳的吗?” “对,对,咱也是凤阳的,咱跟皇帝的年岁差不多,入行伍的时间也差不多,可是这人呐,同年不同命。” “大爷,您老贵姓?”朱允熥问道。 朱元璋“恭谨”地答道:“吴王,千万别客气,咱姓毕,没啥本事,就是老实,只混了个百户,大家都叫咱老毕。” “吴王,你身份尊贵,以后喊我老毕都行。” 朱元璋没想到三孙会对一个普通的百户如此客气。 去年,三孙受骗去松江府就藩,在罗佃户家里吃住,最后还以咱的名义送给罗细户十几袋子粮食。 其中还有几袋子优质稻种。 三孙过去尽管不受重视,但毕竟是皇孙,生活无忧,没有吃过什么苦。 哪知道三孙居然不嫌弃一个穷困潦倒的佃户,也不管脏不脏,就在佃户家里吃住。 当时,咱还不理解三孙为什么对百姓这么好。 咱还以为三孙对罗佃户那么好,可能是一时冲动,大发恻隐之心。 现在看,三孙能一个军士都能如此尊重! “吴王,你作为全军统制,忙得很啊。为啥跟咱这种身份的人聊天?” 朱元熥说道:“老毕,我看到你就感到亲切呀,你就像我爷爷!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啥身份尊贵不尊贵的?往上数三代,谁还不是农民?” “看不起农民,就是看不起我们自己。” 朱元璋点点头,三孙对底层百姓、底层军士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这一点,咱完全感受得到。 “老毕,你年龄这么大了,怎么还只是个百户?” 朱元璋说道:“咱刚才讲了嘛,同年不同命。咱呐,从小家里穷,文化不高,能当个百户就很不赖了。” “老毕,你这个年龄应该是儿孙满堂的时候,应该是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怎么还在行伍里呆着?” 朱元璋说道:“儿孙倒也不少。” 朱元璋说不下去了,是因为编不下去了。 咱啥时候说过谎? 今天恐怕把一辈子的谎话全都说完了。 儿孙倒也不少,但为什么还在火器营待着? 朱元璋正绞尽脑汁往下编,肩头忽然被朱允熥拍了拍。 “老毕,抱歉啊。我是不是提到了不该说的?” “老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的儿孙不少,肯定过得都不怎么好。” “老毕你呢,肯定是个要强的人,想给儿孙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但也只是个百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