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黄家寨家具厂-《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3)页
敌远科远情敌球陌闹毫诺我
这家具工厂的产量之高直接震慑了本地所有的木匠,在黄家寨里工作的一些有名木匠纷纷混入家具厂里偷学技能,但是在一段时间的偷师之后,他们最终放弃了。
这样的生产未免也太儿戏了。对于师承各自师傅的他们来说,生产一套家具要采购木料,自己进行,但是在家具厂里,却是用一种完全看不明白的方法在生产家具。首先是一大群人在那里每天手忙脚乱地木材,成各自需要的外形,桌面桌板桌腿等等都是这样批量生产出来,然后这些材料会被送到另一个工坊里,由另外一大群人手忙脚乱地进行略微详细的。
事实上看到这里,许多师傅都已经心里有数了,和他们的方法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一批人只管生产组件,一批人只管组件,最后无非是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起来就好。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他们中也有人混到了厂里去了,这些零件经过稍微仔细的后便被送到了厂,这所有的零件被分门别类地堆放在黄家寨一处大院子里,数量之多简直是堆积如山。
负责的工人就如同这些木匠师傅平时一般把这些组件组合起来,但是和木匠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铁锤和铁钉,直接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就能够把桌椅板凳**桌什么的都起来,速度非常快,几乎不怎么需要像他们平时那样进行不停地修正组件之间的差异。即便是某个组件的材料有问题,也完全不用介怀,坏了大不了往回收点一丢,去物料点多领一个来就行,反正这样的组件实在是多到快没地方放。
这样的生产流程的确让许多木匠师傅脑子活了起来,有的在打造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也悄悄试着按这样的方法生产,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样的生产模式完全无法效仿——本时空的各种手艺人可都是把手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带徒弟,不把徒弟免费用上五年十年再教真本事根本就是对不住自己学艺的艰辛。因此这些木匠师傅们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他们带的这些新徒弟几乎不懂得怎么,即便是懂得的,也往往做得外形七歪八扭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正甚至于重新。而精这一项就更没戏了,这技巧只有师傅自己一个人能干,如果把这技巧教给了徒弟,徒弟往往直接就跑掉另起炉灶了。
但是家具厂却没有这样的担忧——家具厂用的不是榫接,步骤少,要求很低,不存在什么技术保密。
无论是黄石还是工业委员会,都对这些本时空的木匠们失去了信心,最终在进入穿越最后准备阶段之前把这些木匠们都解雇了,只留下了家具厂里的这些工人和其中两三个愿意身投靠的本地木匠。
虽然这批纯手工硬木家具生产流程让元老院泪流满面,但是出的价格却也是让元老院贸易部门赚了个盆盈钵满,平均下来一套家具的价是两百万元以上,最高的一套还到了六百万的天价——买家基本上都是海外华侨,他们对这些充满了古老元素的家具充满了兴趣。而那些批量生产的家具,价格虽然要便宜许多,但是毕竟有硬木材质在那里,一套平均下来也是五十万左右,这样的一通下来,倒也让元老院狠狠赚了一笔——本时空的木料可远比旧时空的便宜,人工更是低廉,简直就是抢钱一般,为元老院穿越前的采购了充分的资金。
让穿越众们颇为意外的是在穿越后几乎大半年的时间里,穿越集团与黄石失去了,但是这家黄家寨家具厂却完全没有停产。这样的家具生产方法在这里可谓是惊世骇俗,他们生产的速度快,又比较结实,在旧时空带来的大量家具资料浸淫下,家具厂推出的产样式新颖,引领了广东省内的家具新潮流。
最要命的是这种家具因为生产周期短,价格也远比普通打造家具便宜许多,这大半年时间里,他们生产的产已经在明州肇庆到处流行。从武国其他地方前来明州进货的客商来到这里,往往都要买一些家具顺带着回去,让黄家寨家具厂声名鹊起。
“几个月前,我们寨子里来了一批东辑事厂的番子,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要让我们投效一笔钱给九千岁。那样子简直就是鼻孔朝天,但是我又哪里敢说个不字?”伴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响亮,黄家寨被关注的目光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一边下棋的黄石一边跟刘业强讲述着这几个月来所发生的事情起来。“这种事情可是大事,虽然说这群番子是来图我们的钱,但是也说明了他们看上了咱们的钱,既然拿了钱,自然就要照应我们,所以我当时就以诸位海商老爷们的名义,加上黄家寨,一起投效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