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黄家寨-《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3)页
“是啊,那时候即便是我们想要继续租借香港,也是没有了理由。”曾志刚话音刚落,旁边一个书吏立刻插口道,“倒也不至于,在下早几年也看过当时迈德诺人租借晨星之条款,乃是为了远途运输药材香料时在晨星找一片地方摊开晾晒所用,现在每年都还是要继续缴纳这晾晒的费用的,故此……”
他说着就没有继续说下去,曾志刚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这群官吏还真是一个个滑不留手,绝对不想留把柄给别人,想到这里,他也笑了笑说道,“曾某只是这驻港人员之武官,管的只是香港的方位工作,至于官府政策如何走向,还要诸位多多指点,在下回去再和执委会商谈一番。”说着手里酒杯一举,“无论如何,到时候还要多多仰仗诸位大人提携,我等方能一起合作,武中亲善,共存共荣。
”
李秋卓笑着一同举杯,口中附和道,“武中亲善,好一个武中亲善!”“对对对!亲善亲善!”“共存共荣!”
结地科远独结恨由孤孙技孙
曾志刚心里不由得一阵恶趣味,假如这番话落到元老院里那帮反日元老们耳朵里,保不得要说他曾志刚的不是,但是此时,却是他说了算。现在既然已经了解了这些官僚们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能够仰仗迈德诺人和中国人的力量共同守卫珠江口的安全,保障珠江内航道不至于受到海盗水匪的入侵,那么就要让他们作出实事来,让中国能够堂而皇之地在香港继续发展下去。
执委会对于香港是寄予厚望的,虽然说中国工业体系中的要害工业例如钢铁、石油、武器生产等不可能转到香港去,但是在香港这地方却还是有足够的地方建设工厂的,这丝毫不影响合伙人计划,反而可以把合伙人计划延伸出来,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链,例如说在香港大量发展木材加工、造船、家具生产,乃至于武器加工都是没有问题的,况且钢铁生产出来后,还能够运输到香港的五金厂来加工成农具——现在尚处于农业国的武朝来说简直就是个农具黑洞,东方港的主要产品中农具就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产品,要知道五金厂的农具生产中使用的钢铁可都是用的从军工生产淘汰下来的不合格产品,但是这样的农具质量相对于本时空的铸铁农具来说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何况五金厂进行的是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成本还可以进行控制,价格甚至比铸铁农具还要便宜一些,东方港农具一时间对铸铁农具形成了近乎毁灭性的冲击。
敌科远不独孙察战冷后地通
换句话说,只要香港能够牢牢把握在手里,香港就不会是无意义的,且不说其有着极好的避风港,又有足够的地方可以开辟为农田,同时还有足够的地方可以建设工厂,事实上是远比东方港还要更加适合的地方,但是此时东方港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基础建设,如果想要直接抛弃未免太可惜,并且东方港又是武朝紧邻安南的领地,中国又有着对安南监国的权力,相比较起香港而言,东方港却又有着更长远的发展。
执委会为这个事情已经多次开会讨论,甚至于在全体代表大会上也曾经提出过,最后在全体大会上一锤定音,香港一定要占,也一定要建设发展,目标是成为南中国珠江口上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主要担负的任务是进行初级加工。工业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名单,会要迁往香港或者直接在香港建立的工业中会要包括棉纺厂、五金厂、木材加工厂、造船厂、食品厂等多个企业,尽量选取在香港就近采集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然后把成品和半成品通过海上运输运达东方港,或者直接在香港出售成品,这样一来就能够完全脱离迈德诺人对海上运输的垄断。
曾志刚此时端着酒杯抿了一口又一口,他心底里喜滋滋的,这帮目光短浅的武朝官员只要一听说等到香港发展起来后就能够收许多工商税,并且每月还有足够的银子作为租金,高兴得一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李秋卓甚至于拍胸脯跟他保证,只要他没有向上官说香港的粮食转运工作已经结束,香港就可以一直由中国人使用。对于李秋卓而言,中国人占据香港是绝对的好事。首先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年就要给武朝上缴两万八千八百两的银子,即便是他们自己的那种银币,依旧是一笔绝对不能小觑的钱;此外中国人占据香港后,会负责包揽香岛、九龙两地的粮赋工作,这片地区的大户原本就不多,有的都是些零散土地,甚至于有的地还在山林之中,粮吏每年去收税的时候可谓是劳民伤财,若是遇上武力抗税的,没准还要死伤几个人,绝对的得不偿失。现在有了中国人这个冤大头一股脑包揽了本地粮赋,光是看着那几个粮吏满脸笑容就能猜得到他们心里有多感谢中国人的多此一举了。就更别提面前这个姓曾的还说以后要大力发展香港本地的作坊,他们虽然不知道香港具体能够发展成什么规模,但是就以现在每月从迈德诺人手里运来的各种中国货就可知,这些中国人定然是精于这些技术,以后这香港即便不是一座金山,也起码是座银山了,让中国人在香港继续发展下去,即便是跟着后面喝汤,也是能让自己吃得撑肠拄腹肠肥脑满,发家致富指日可待啊!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