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租借地 2-《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3)页
“九龙半岛以南和香岛这片区域,”曾志刚连忙解释道,县令摸了摸下巴,“九龙也在里面啊?那这片地方就有点大了,这两千四百两怕是有些……”
曾志刚怎么不知道他是在漫天要价,等着自己这边就地还钱啊,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九龙这地方穷山恶水,刁民甚多,这些刁民种地缴纳粮赋之时怕也是困难重重吧?我们既然租借于此处,当然也连着本地粮赋一起包揽了,不用官府费心,每到缴纳粮赋之时,由我等一并收揽送上。
”
县令心里直接喜开了花,九龙这地名是有来历的,传闻是某位天子南巡,到得这地方,举目四望只见八山环绕,原本欲以八龙命名,但随从却提醒皇帝,皇帝自己也是人中之龙,既是皇帝亲自为此地命名,当为九龙才对,因此这地方就被命名为九龙。不过这种故事纯粹是取地名的人在瞎掰,九龙这地方虽然说有的地方还是适宜于耕种,但是山多地少,灌溉又不是件容易事,因此本地务农的人很少,许多地都已经荒废了。因为官府力量对此处的管理比较松懈,因而本地的许多地方也有疍户开始上岸悄悄耕种,等到收割之时就一股脑收了跑掉了,找都找不到人,每年收粮赋之时,这九龙几乎收不到多少粮食,银子就更不要说了。九龙和香岛的粮赋一直以来都是让这县令头痛的事情,为了这粮赋收不上来,他这几年的考绩都只拿了个平平,这可是会影响到自己前途的啊。
现在突然听说这些人愿意包揽粮赋,登时便喜上眉梢,烫手山芋竟然有人愿意自己拿过去,求之不得啊,他笑眯眯地说道,“既然你等此次缴纳地租乃是半年,现如今乃是七月,应是到明年一月,期间也包括了天启九年的粮赋了。你们既然租借此处,应是会在此留存人手吧?本官就先带着这半年的租金回去,稍晚些便会差遣粮办前来商讨粮赋事宜。”
敌仇科远情敌察陌阳科后显
“喵的,就是个贪官,”曾志刚心里暗骂,脸上却丝毫不显漏出来,笑着说道,“那请县令大人在此等候一番,我们这就叫人去把银子送过来。”
县令自然是喜滋滋的,等了小半个时辰,看着几个兵推着一辆小车过来,从他们推车的样子来看,明显车上装着的箱子里都是满满的。他们把小车费力地推到了几人面前,小心地放好,县令示意两旁的衙役上前打开车上的箱子,箱盖一开,双眼差点被里面白花花的银子给闪瞎,所有人都呆立了一阵——这是什么银子?怎么会如此闪亮?
待到大家眼睛适应了阳光下银子的耀眼光芒,定睛一看,衙役和县令都再次傻了,这些是银币,和他们平时用的碎银子不同,这些都是经过东方港冶炼厂加工过的银锭,通过轧成银板,然后通过造币厂冲压出来的。
县令走上前去,拿起了一枚银币,呆呆地看着,眼前这枚银币是东方港造币厂生产的标准一元银币,等值白银一两。县令是老手了,这银子拿到手里就知道大概有多重,手里这块银饼子肯定没有一两,但是他却不愿意说出来。眼前这块银币的正面是稻穗麦子锤子镰刀组成的图案,中间用繁体字写着“壹圆”,下面还有一排小字“等价一两”,上面的稻穗麦子图案非常精细,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刻到这块银饼子上去的。把银币翻过来,背面是一条大船迎风破浪驶向一轮朝阳的情景。上面的刻出的图案栩栩如生,整块银币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更让人吃惊的是,阳光下的这块银币本身光泽非常亮,全然没有自己平时见过的那些银子一般上面满是各种污渍,黑漆漆的外形又全无规则,往往被银剪子剪得七零八落的,即便是库平银,外形也甚为简陋。在这块银币面前,其他的银子简直就是垃圾,县令不由得喃喃自语道,“这银子怎么舍得花呢?”
“为什么舍不得花?我们的都是这样的银子交易啊。”牛金星在一旁笑了起来,但是被曾志刚悄悄瞪了一眼连忙收声。曾志刚冲着县令说道,“这是我们中国的货币,本来就是流通使用的,钱这东西不就是为了花才出现的吗?”
县令点了点头,“只是这做工精细,每一块都是精品啊,花起来颇为舍不得啊。”曾志刚笑着说道,“没关系,我们的银币每一块都是这样的,这东西制造不难。”说着又从箱子里随手拿起几枚银币递过去。县令伸手接过,仔细看去,上面的花纹图案果然都是一模一样的,就连船头的“东风号”三个字也是全然一样的。
“好好好!”县令非常开心地点头说道,“那就这样,本官先拿回去清点一番。”说罢转身就要走,却被曾志刚叫住了,“大人留步!”
县令一愣,又转过身来,只见曾志刚冲他拱了拱手道,“钱财乃是大事,须得当面点清,如若回去清点,其中有的差池,两边就说不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