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战后会议 3-《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3)页
“那是因为你们不经常呆在台风区,不知道台风的情况,台风一般每年春夏的样子就会频发,而且路径也不固定。以前我们在海南的时候一年台风要来五六次,小的时候六七级台风,大的时候十级台风都是小意思。”说着卜众孚指了指屋顶,“我们这些房子也不过就是应付下八级左右的台风了,如果是十级台风,基本上我们这样的房子也得塌。更不要说整个东方港里还有那么多简易小屋,如果这次台风级数大一些的话,很可能还要出现房屋倒塌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此外台风过境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田间排水,损毁房屋修缮,人员救治,赈灾等许多事情都需要进行的。”说着他又望向杨铭焕,“杨执委你说元老院的人力资源部门手下的人力安排是先进行救灾还是先进行灾前预定的基础建设?”
“当然是先救灾。”杨铭焕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还不清楚整个东方港的受灾情况,不仅可能需要救灾,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战场清扫工作。”
“没错。”肖明伟连忙说道,“你要是不说我也要说了,战后战场上遗留的尸体是很麻烦的事情,必须要尽快进行清理,尤其是在大雨过后,加上我们又处在热带地区。等到太阳一出来,尸体就会开始大规模**,污染水源,引发瘟疫。”
“是的,所以我只是预留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救灾,其实是不够用的。并且台风季节里可不是仅仅一次台风的,根据旧时空的气象资料,西北太平洋一年可以产生二十次左右的台风,能够影响到大陆的一般是五到八个。当然,不会是所有台风都从我们这里经过,但是至少一年也会有两到三次左右。所以如果要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基本上很可能会直接被拖到九月中旬去,到得那时候才不会有台风了。”卜众孚说话间被袁振力打断了,“你说重点成么?”
“行啊,我们海军受元老院的委托,要派遣一艘船南下印尼群岛进行勘探,我不知道新世界的地形和旧时空的差别有多大,所以只能让船只带着勘测组向南前往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西兰岛以及伊里安查亚这些区域进行勘测。”卜众孚两手一摊,“如果需要进行如此远程勘测,光是海上航行距离就是一千多海里,仅以我们现有的8154巡洋舰是肯定不能到达的,驱逐舰就更不要指望了,我们必须要有我们的大型双动力战舰来进行这次行动。”
“双动力战舰?”“好高端的名字。”“说说是什么东西?”
“很简单,”卜众孚撇了撇嘴,“就是风帆动力和蒸汽动力战舰,有风的时候用风帆动力,在需要速度或者无风的情况下用蒸汽动力进行机动。”
“这船很难造吗?”有人问道,卜众孚一脸无奈,“不难,其实说起来很简单,胜利级战舰的吨位其实是很合适的,我们可以在改变船内船舱布局之后安装一台蒸汽机和一套锅炉进去,这样就可以了。我们有培训过的水手可以进行风帆操作,也有足够的蒸汽机操作手进行部署,可是就是没船。”
“不是有两艘胜利级在役吗?直接改装就行了啊!”杨铭焕有点郁闷地问道,卜众孚笑了起来,“杨执委你别开玩笑了,这不是舾装,这是进行大规模的内部构造改动,如果不上船台,肯定要出严重事故的。但是干船坞没有修好之前,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进行这种动力改进。”
“你上次提交的可行性报告不是说胜利级不适合加装动力么?”
“可是不适合并不代表不能啊,”卜众孚连忙解释道,“没错,胜利级的长宽比比较大,如果在使用蒸汽机推进的时候势必会产生过大的水阻力,减缓船只的速度。但是胜利级也有好处,她的体形大归大,装载的物资必然就很多,在海上进行航行的时间就肯定会提高。我们的迈德诺水手对于这条船的熟悉程度肯定没得说,可以减少船只熟悉时间,更早让这条船进入服役状态。我们还打算在船体前部安装两个半封闭炮台,以及一系列的舷炮,保证在海上不会在被围攻的时候手忙脚乱全无还手之力。”
“对了,”卜众孚说着朝袁振力努了下嘴,“你那边的水上飞机怎么样了?”
“水上飞机?”袁振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望向何滚龙,“你跟他应承了水上飞机?”
“当然要有水上飞机啊!”卜众孚一脸惊异,“这样的航海肯定是需要水上飞机的,不然的话谁知道距离海岸还有多远,谁知道前面航道或者屁股后面有不明舰队活动?至不济,也可以在水上飞机上安装较大功率的无线电台,在船只无法联络东方港的时候还可以让飞机起飞在空中进行联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