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平南之战 2-《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3)页
“现在几点了?”钱龙舟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看了看手上的石英表,“十一点多了。”“天气预报不是说十一点左右台风前锋就要到来了吗?”李园好奇地说道,钱龙舟撇了撇嘴,“别太当真,咱们这天气预报在这个世界已经是惊为天人的了,我敢保证对面那帮家伙肯定不知道有台风在靠近。”
“哼,”彭剑轻声笑了一下,“台风肯定是从海面方向过来的,也就是说从东面往西面吹,咱们比他们要更早知道台风到来,加上我们还有气象雷达,至少要比他们提前六七个小时得知台风的到来。”
“没错,他们至少要等到台风前锋吹到脸上才知道台风来了。”立刻就有元老在一旁笑了起来。
敌科不科情孙球陌月恨故
就在这时,忽然听的瞭望台上有人喊道,“目标出现,位置西北偏西,距离三千米!”
随着这句话,城墙上所有人的脑袋都立刻转向西北方向。根据外籍军团丸山参谋长的建议,在战前陆军部动员了三千多名伊藤军团的归化士兵,在沙巴克向西的方向开辟出了一片东西长两公里南北宽三公里的空旷区域,这片空旷区域虽说有六七平方公里宽,但是进入的入口依旧只是一条宽不过十米的官道。
远远的官道出口处,有一批人正从官道上走出,开始向着南面移动,四级左右的风正从东面向着西面吹拂着,把沙巴克城头旗杆顶上的北极星旗吹得猎猎作响。太阳光从云层的间隙中洒落下来,照在广阔的预定战场区域上,一块一块的光斑,逐渐变成淡灰色的天空让人心情开始有些压抑起来。
“终于来了!”钱龙舟不由长吁一口气,要说不紧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十万人能把这片六七平方公里的区域给填满。他觉得胸口有些堵,不由得再深吸了一口气,向着北面望去。
城墙北面连接着坦克的木堡,这个被戏称为坦克堡的木堡现在已经南北长三百米,东西宽一百六十米,呈一个椭圆形把那辆坦克包围在木堡的中央位置。现在在里面驻守着的是外籍军团第三连,在第一连受到沉重损失后,第二连和第三连已经成为了外籍军团的主力连。由于坦克堡的位置太过于靠外,同时木制堡墙也比沙巴克城墙要矮上差不多两米。尽管在收到南岸军将至后部队和军工对整个木堡都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加固,但是毕竟整个木堡的底子是建立在仓促搭建的围墙基础上的,如果要建立成和沙巴克一样的城墙,首先需要重新开挖地基,又要运输建筑材料,耗时耗力还耗资金,因此只是在外部加固了一层就算了事。主要改进还是增加了三个飞雷炮组和一个六角炮组以及两个1629滑膛炮炮组,此外原来在城墙上的机枪组不仅没有撤销,同时还增加了三个机枪组,达到了五个机枪组。
在坦克堡里的部队除了第三连之外,还有几天前刚刚进驻的新组建新兵第五连的一百多人,这些由第三连抽调出的老兵组成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新部队虽说还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训练和磨合。不过现在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城头上需要更多的能够把子弹打到人群里的步枪手,即使是许多新兵射击训练都没有过关的情况下,第五连还是被派驻进入坦克堡协同防御。
现在坦克堡上的士兵们正整齐地成两行站在城墙边的走道上,身边是火炮和机枪组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技术兵种,临时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调来的,他们还穿着自己军种的不同军服,甚至于钱龙舟还能看到两个机枪组的士兵穿着的是海军的白色军服。技术兵种的士兵们忙碌地在检查着自己的武器,有的在检查机枪供弹板上的子弹安装情况,有的则在擦拭炮膛和检查炮弹,两旁穿着大红色春秋作战服的外籍军团士兵则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的动作。因为飞雷炮的弹道是抛物线的,因此外籍军团自己的三个飞雷炮组被安置在城墙下的空地上,穿着红色战斗服的士兵在下面紧张地检查着火炮的炮弹弹种和发射药,同时还有人在旁边用木棍和油布搭起一个个的雨篷,一旦大雨来到,就立刻要用雨篷把弹药堆积处遮挡起来,防止弹药受潮。
沙巴克城墙上站着的老兵只有外籍军团第二连一个连百多人,此外还有新组建不久的第四连和第六连。阮文玉现在正站在士兵中,头望向城墙上,眼见之处基本上都是红色军服的外籍军团士兵,这些士兵们一个个脸上充满了兴奋——这些从伊藤军团中招募的新兵并没有使用过全火器部队进行作战,所以今天的一切战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新加入元老院体系的他们也渴望着能在一场战斗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些士兵们头上都戴着白色的藤盔,随着这段时间经验的积累,他们头上戴着的藤盔做工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范,在耳朵上附近还做了一个很有德盔风味的护耳,让元老里以刘利华为首的一众德派开始蠢蠢欲动,开始怂恿陆军部队换装这种看起来像德盔的藤盔以及将军服颜色换成“德国灰”,并且还开始了游说,试图在军队体系中推行这一套军服方案。
第(2/3)页